李红良团队为积极推进医学学科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发布时间:2023-08-11 13:44:19 阅读:4524

踔厉奋发十余载|李红良团队为积极推进医学学科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2023年3月28日,国际权威学术出版社爱思唯尔(Elsevier)重磅发布2022“中国高被引学者”(Highly Cited Chinese Researchers)榜单,李红良教授入选“中国高被引学者”临床医学领域榜单。李红良教授已连续9年获得此项荣誉。作为一位颇具影响力的中国学者,过去一年来,李红良教授团队有哪些亮点工作、做出了哪些推动医学发展的贡献,本文进行了系统梳理。

厚德博精,笃行致新。李红良教授团队十年磨一剑,聚焦心血管代谢领域国际前沿,面向临床重大需求、突破难点问题,长期致力于临床重大疾病的科研攻关,助力建设我校一流医学科研平台,推动我校医学学科的高质量发展。

回顾2022年,李红良教授团队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推动医学学科发展等方面取得了多项亮点,成效显著。目前,团队已形成了一支包括教授、研究员、技术人员和研究生等300余人的生物医药复合型科研人才梯队。过去一年,团队聚焦生物医药领域国际前沿,针对心血管代谢性疾病、肿瘤、急慢性炎症等重大临床问题,探索疾病发病特征和核心机制,寻找精准诊断标志物和治疗靶点,产出了系列科研成果,发表国际杂志论文25篇,申请国家专利8项。获批国家和省市区等各级项目22项、省级平台4个等。

2022·科学研究亮点工作

01 揭示病理性心肌肥厚全新分子机制

心力衰竭已成为我国乃至全球的一大疾病负担,解决慢性心衰的预防和治疗问题对于促进全民健康意义重大。病理性心肌肥厚是心力衰竭的主要原因之一,主要表现为心肌细胞体积增大、间质和血管周围纤维化、蛋白合成增多和肌成纤维细胞活化,如果这一系列心室重构改变不能在短时间内得到改善,将会逐步恶化并最终导致心力衰竭和猝死。心肌肥厚的发病机制极其复杂,虽已经进行了大量研究,但尚未批准特效药物干预心肌肥厚。因此,发现心肌肥厚的特异性调控靶点将为其提供新的治疗策略。李红良教授团队研究发现 Trim16 表达与人和小鼠肥大相关的心力衰竭密切相关。揭示了Trim16蛋白调控的新机制,提供了Trim16抗心肌肥厚的首个证据,为病理性心肌肥厚的临床治疗提供了潜在的分子靶点与新的方向。该研究成果发表于心血管领域国际权威杂志Circulation Research。

Circ Res. 2022;130(10):1586-1600.)

image.png 

▲ 文章模式图(图源自Circulation Research)

02 发现肝脏脂质调控新靶点

NAFLD在全球成年人中的发病率高达20%~33%,在肥胖人群中达到75%,已成为全球关注的公共健康问题。NAFLD随病程发展可表现为单纯性脂肪肝、脂肪性肝炎、肝纤维化和肝硬化,甚至发展成肝癌。但目前临床上还没有针对NAFLD的有效治疗药物。线粒体功能紊乱是NAFLD的重要特征和关键驱动因素,但线粒体代谢紊乱如何发生、如何影响NAFLD并不清楚。李红良教授团队通过建立免疫和代谢的关联,揭示了经典免疫调控蛋白MAVS在代谢调节中的新功能,阐明了MAVS保护线粒体稳态并抑制NAFLD发生发展的新机制,为NAFLD的治疗提供了潜在分子靶点与新思路。该研究成果发表于国际肝脏领域顶尖期刊Hepatology。

Hepatology. 2022;75(2):403-418.)

image.png 

▲ 文章模式图(图源自Hepatology)

03 发现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潜在治疗靶点

缺血再灌注 (I/R)损伤是肝移植不可避免的并发症,会影响其预后。糖基转移酶已被认为是疾病治疗的潜在靶点,但它们在肝I/R损伤中的作用仍然未知。李红良教授团队基于 RNA-seq 数据的相关性分析,发现糖基转移酶 N-乙酰半乳糖胺基转移酶-4(GALNT4)表达与小鼠模型中肝脏I/R相关分子事件之间存在密切相关性。该研究发现GALNT4 直接与凋亡信号调节激酶 1 (ASK1) 结合以抑制其 N 端二聚化和随后的磷酸化,导致下游 c-Jun N 端激酶 (JNK) / p38 和核因子 kappa B (NF-κB) 信号传导的强烈失活。该研究阐明GALNT4 是肝脏 I/R 损伤的潜在治疗靶点,通过灭活 ASK1-JNK/p38 信号通路来改善肝脏手术预后。该研究成果发表于国际肝脏领域顶尖期刊Hepatology。

Hepatology. 2022;75(6):1446-1460.

image.png 

▲ 文章模式图(图源自Hepatology )

2022·学科领域影响力

01入选全球顶尖前10万科学家

2022年4月,全球学者库发布最新全球顶尖前10万科学家排名,武汉大学李红良教授入选该榜单。据了解,在中国医学领域(含港澳台)仅有1799人上榜,李红良教授位列第121名。该排名旨在帮助全球学者,特别是中国学者了解各个学科领域的专家和领军人物,追踪学科领域的研究前沿。

image.png 

02入选心血管内科领域高价值论文TOP100

2022年10月,全球学者库发布了“2021年度中国心血管内科领域高价值论文TOP100”榜单,武汉大学李红良教授团队共有8篇论文入围该榜单TOP100,是入选论文数最多的心血管研究团队

image.png 

03全国心血管病领域学者论文学术影响力位列第一

2022年10月,全球学者库发布了2012-2021年全国心血管病领域学者论文学术影响力排名百强榜,武汉大学李红良教授位列第一

image.png 

2022·推动医院发展成效显著

研究所是支撑武汉大学医学领域的学科发展、科研水平提升和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同时也是提供医学研究引领性服务的高端科研机构。

01 支撑人民医院心血管学科发展

作为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过去十多年来,李红良教授带领团队坚定不移地以医学学科建设为引领,推动附属人民医院高质量发展成效显著。2008年以来,李红良教授团队带领科研团队在国内首先开展了基因敲除大鼠模型的研发工作,建立了基因编辑技术、疾病动物模型、病理学、细胞和分子生物学等科研平台。十多年来,系列研究平台的建设大力推动了人民医院科学研究、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同时为医院科学研究提供了更好的平台保障与重要的技术支撑,累计服务人民医院各科室1000余人,支撑发表论文1000余篇、申请项目100余项。

image.png 

近年来,李红良教授团队系列科研成果引起了国际上的高度关注,极大的提升了人民医院在全球的学术影响力,对医院学科排名、科技产出具有最直接的影响与突出贡献。2022年8月,2021年度中国医学院校与中国医院科技量值(STEM)发布,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科技量值综合排名38位,其中心血管学科的科技量值排名居全国第4位

image.png 

image.png 

 

02 支撑中南医院医学科学全面发展

作为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医学科学研究中心主任,李红良教授通过系统整合、提升科研平台资源和条件,全力打造医院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学术交流的重要场所。中心始终紧跟中南医院党委发展目标,将提升科研实力和扩大学术影响力摆在发展战略高度考量,稳步推进中南医院医学科学研究中心全方位、多层次公共科研服务平台内涵建设。

image.png 

▲ 科研人员在中南医院医学科学研究中心接受实验培训和理论培训

2022年,医学科学研究中心科研服务能力显著提升,支撑学科发展效果显著。中心年服务总量为46.12万人次,入驻课题组236个,累计培训科研人员6万余人。各平台精密实验仪器使用机时平均提升约289%,其中,流式细胞仪使用人次年较上年增幅249%,全自动玻片扫描仪使用人次较上年增幅107%。中心通过实践面向各学科的科研服务型支撑模式,使得全院科研人员科研热情高涨、科研成果倍增,进一步提升了医院学科发展水平。

image.png 

2022年8月,2021年度中国医学院校与中国医院科技量值(STEM)发布,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科技量值综合排名30位。近日,国际顶尖期刊《自然》杂志网站(www.nature.com)公布了最新自然指数排名,武汉大学中南医院位列中国医疗机构第17位,全球医疗机构第62位

image.png 

十年磨一剑·未来更可期

过去十四年来,李红良教授团队已建成综合实力强、人才梯队完整、学术地位高的生物医药研发基地,现有科研团队成员300余人,包括教授、研究员、博士和硕士研究生。

image.png 

▲ 李红良教授科研团队

目前,团队已围绕“临床研究—基础研究—药物研发—临床应用”的研究体系,建立了国际一流、国内顶尖的生物医学转化平台和现代化的科研服务平台,包括动物管理、动物模型研发、系统生物学研究、细胞与分子生物学研究、病理学研究、药物研发、生物试剂研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十六大科研平台,形成了国内一流的科研与应用并举的生物医药研究与转化应用基地。团队在我国率先开展基因敲除大鼠的研发工作,并建立了模式动物标准化体系,已主持或合作研发基因敲除与转基因小鼠、大鼠,构建了重大疾病动物模型。累计服务校内外教授、科研人员500余人,服务在校研究生3000余人。先后建立了湖北省模式动物研究中心、湖北省模式动物工程研究中心、湖北省基因修饰大鼠自然科技资源库、湖北省心血管代谢性疾病科学数据服务平台,并获批国家级模式动物创新中心(创建)项目等。

image.png 

▲ 实验室

李红良教授团队始终以解决临床实际问题为导向,不断推动医学学科高质量发展,带领团队应用大量的临床标本,结合基因敲除、转基因动物模型,深入系统的探讨了代谢性疾病及其引发的心血管代谢性相关疾病发病机理,积极探索发现非酒精性脂肪肝病及相关疾病发病机制与临床治疗潜在药物靶点,为揭示非酒精性脂肪肝病、肝脏代谢及相关心血管疾病发生发展以及药物开发提供了新的思路与靶点。截至目前,李红良教授团队已发表国内外研究论文260余篇,其中发表于影响因子20分以上的国际著名杂志40余篇,影响因子10分以上的国际权威杂志100余篇,并获得了国际同行的一致认可。申请国家发明专利200余项,其中已获得授权110余项。承担国家、省部级等各类项目30余项。曾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各类奖励。

未来,团队将坚持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持续深入心脑血管疾病、代谢性疾病、肿瘤等重大临床问题,探索解决临床重大疾病发病机制与临床治疗药物靶点等原始创新问题,实现高水平科研成果、科研技术的自立自强;以推动医学科研平台建设为抓手,不断激发我校医学科研活力、增强科研能力,以点带面实现医学学科的全面提升,为推动我校高质量发展做出新的贡献!